2025 年下半年以來,有機硅行業迎來結構性調整的關鍵階段。在長期產能過剩與價格低迷的背景下,行業既出現產能出清、新興需求爆發的積極信號,也面臨頭部企業事故擾動、技術路線革新等諸多變數,多維事件共同推動行業格局重塑。以下為近期行業核心動態的深度盤點。
一、供需格局轉折:產能出清提速,新興需求成增長引擎
經歷 2024 年以來的行業低迷期後,2025 年二季度起,有機硅行業供需關係開始出現實質性改善,成為近期最顯著的行業拐點。
在供給端,國內外產能優化同步推進。國內方面,合盛硅業、新安化工等頭部企業通過輪流減產、設備檢修等措施主動調控產能,行業開工率逐步下降,市場現貨庫存消化週期明顯縮短。政策層面,《有機硅行業規範條件(2025 年版)》正式落地,將有機硅單體項目准入門檻從 20 萬噸 / 年提升至 30 萬噸 / 年,直接加速中小落後產能退出,頭部企業規模優勢進一步凸顯。海外市場同樣呈現產能收縮態勢,特諾、瓦克等國際巨頭相繼關停高能耗產線,全球有效產能規模持續縮減,供需缺口逐步顯現。
需求端則呈現「傳統穩固、新興爆發」的特徵。傳統建築、通用電子領域需求保持平穩,而新能源與高端製造領域成為拉動行業增長的核心動力。新能源汽車領域,單車有機硅用量較燃油車大幅提升,動力電池灌封膠、電控系統密封件等產品需求激增;光伏產業中,組件封裝膠、邊框粘結劑市場規模快速膨脹,2025 年全球需求預計突破 45 萬噸。醫療健康領域亦有新突破,生物相容性液態硅橡膠在人造器官、手術器械中的應用加速滲透,推動有機硅消費結構升級。
二、技術創新突破:高端產品問世,新能源領域成研發焦點
近期,有機硅行業在高端產品研發與應用場景拓展上頻傳捷報,技術創新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抓手。
國際企業方面,埃肯有機硅憑藉創新液體硅橡膠產品 BLUESIL™ LSR 3935/X0 A&BA2,榮獲 2025 年榮格技術創新獎(原材料及混合物類別)。該產品針對新能源汽車高壓連接器的密封痛點研發,即使在高溫老化環境下仍能保持優異的防水性能與低壓縮變形能力,同時滿足表面自潤滑需求,硬度覆蓋 ShA20 至 ShA60 多個區間,可适配多樣化設計與裝配需求,為智能出行領域提供了關鍵材料解決方案。
國內企業同樣在高端領域持續發力。東岳硅材作為國內有機硅龍頭企業(60 萬噸 / 年有機硅單體產能,全球前十、中國第四),2025 年上半年開發新產品牌號 40 餘個,其中光伏用導熱硅脂、光學級硅膠等創新產品已進入量產階段,成為企業後續盈利增長的潛力點。在半導體領域,苯基硅油等高端產品的技術升級持續推進,電子級超高純苯基硅油的金屬雜質含量已可控制在 1ppb 以下,适配 2nm、1nm 先進製程設備需求,進一步鞏固有機硅在高端製造領域的應用地位。
三、企業核心事件:頭部企業遇挫與戰略調整並存
近期,國內有機硅頭部企業的产能波動與股權變動成為行業關注焦點,反映出行業調整期的企業經營壓力與戰略應對。
東岳硅材遭遇「事故衝擊 + 行業調整」的雙重挑戰。2025 年 7 月 20 日,公司合成三期 B 床發生火災,導致 30 萬噸 / 年有機硅單體核心產能(占總產能 50%)停產,而該產能是下游 107 膠、硅油等核心產品的關鍵原料,直接引發短期供應緊張。截至 9 月中旬,復產時間仍未確定,公司雖已啟動保險理賠程序,並通過調整生產計劃降低訂單交付風險,但全年業績修復無疑將受到影響。與此同時,公司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變動:9 月 9 日,第二大股東新華聯控股持有的股份經司法劃轉後,持股比例從 1.47% 降至 0.20%,不再是重要股東,不過此次變動未影響公司控制權穩定。
從經營數據來看,東岳硅材 2025 年上半年業績呈現「營收利潤雙降、現金流改善」的特徵:實現營業收入 23.27 億元(同比下降 14.98%),歸母淨利潤 4219.41 萬元(同比下降 35.30%),主要受行業供需失衡、產品價格下跌影響;但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達 1.76 億元,同比大增 205.81%,為後續發展儲備了資金動能。值得注意的是,其核心產品 110 生膠收入逆势增長 111.77%,背後正是光伏、新能源汽車領域需求的強勁拉動,顯示新興領域布局已初見成效。
此外,國內頭部企業的全球化布局腳步加快,合盛硅業、東爵集團等企業紛紛加速佈局東南亞及中東產能,試圖利用當地成本優勢搶占全球市場份額,與國內「反內卷」政策形成內外聯動的發展格局。
四、潛在風險與行業展望:復甦路上的變數與機遇
儘管行業供需格局與盈利前景呈現改善態勢,但短期仍面臨多重風險挑戰,為復甦進程增添變數。
庫存與傳統需求壓力猶存:截至 2025 年 8 月底,有機硅社會庫存仍處於高位,而地產鏈需求持續疲软,可能延緩行業復甦節奏。國際貿易風險不容忽視,美國擬對硅基材料加征關稅的潛在政策,可能直接壓制出口鏈企業的利潤空間。對東岳硅材等受事故影響的企業而言,產能復產延遲還可能引發客戶訂單流失等連鎖反應。
長期來看,行業發展機遇仍大於挑戰。技術層面,合成生物學路線製備有機硅、可降解硅橡膠等創新方向正在醞釀,未來有望重塑行業競爭格局。需求層面,新能源、半導體、醫療等新興領域的持續增長,將推動有機硅消費結構不斷高端化,行業盈利彈性有望進一步釋放。業內預期,隨著產能出清的深入與新興需求的持續爆發,有機硅行業將逐步走出週期低谷,迎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