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資訊

塗料分散劑與流平劑:核心差異解析
來源:iotachem.com
上傳時間:2025-10-11 15:48:46

在塗料配方中,分散劑與流平劑雖同屬功能性助劑,但作用靶點、原理及效果差異顯著。正確區分與合理搭配,是優化塗料性能的關鍵。


一、核心定義:作用對象截然不同

分散劑
是一類針對顏料或填料固體顆粒進行表面改性的助劑,主要用於解決固體顆粒「團聚—沉降」的問題。透過破壞顆粒間的相互作用力,實現顏料的均勻分散與穩定懸浮。

流平劑
則是用於調控塗料液體塗膜表面狀態的界面助劑。其核心作用在於改善施工後液態膜層的流動性與平整性,從而消除刷痕、橘皮等表面缺陷,使塗膜外觀更為細膩光滑。


二、作用機制:技術路徑各有側重

分散劑——「電荷 + 空間」雙效穩定

  • 電荷穩定作用:分散劑的親水端吸附在顆粒表面,使顆粒帶有相同電荷,透過「同性相斥」原理防止團聚。

  • 空間位阻作用:疏水端在顆粒表面形成吸附層,產生空間排斥力,進一步穩定顆粒分佈。

流平劑——「張力 + 流變」雙維優化

  • 降低表面張力:減少塗料與基材之間的張力差,避免出現縮孔、魚眼等表面缺陷。

  • 調節流變性能:延長塗膜流動時間,使塗料在乾燥前能自行填平施工痕跡。

  • 提升相容性:改善塗料中不同組分的相容性,防止表面粗糙或分層。


三、功能效果:解決問題各不相同

分散劑的主要作用

  • 防止顏料沉降和分層,保障塗料的儲存穩定性。

  • 提高顏料的比表面積,從而增強著色力與色彩鮮豔度。

  • 穩定塗料黏度,改善施工性能,減少結塊與流掛問題。

流平劑的主要作用

  • 有效消除刷痕、橘皮等表面缺陷,提升外觀平整度。

  • 使塗膜表面光線反射均勻,增強光澤度。

  • 優化塗膜與基材的接觸狀態,間接提升附著力。


四、選型邏輯:依據場景精準匹配

分散劑選型原則

  • 無機顏料(如二氧化鈦)宜選用電荷穩定型分散劑。

  • 有機顏料(如炭黑)宜選用空間位阻型分散劑。

  • 水性塗料配合水性分散劑(如聚丙烯酸鹽類);
    溶劑型塗料則配合溶劑型分散劑(如聚氨酯類)。

流平劑選型原則

  • 刷塗或滾塗體系適合使用丙烯酸酯類流平劑,以消除刷痕。

  • 噴塗體系則宜選用有機矽類流平劑,增強抗縮孔性能。

  • 高光塗料建議使用聚醚改性矽氧烷類流平劑;
    亞光塗料可選擇兼具消光與相容性能的類型。


五、總結:協同而非替代

分散劑與流平劑雖同屬助劑體系,但作用階段與目標各不相同。
分散劑主要在塗料製備與儲存期發揮作用,保證顏料顆粒的分散穩定;
流平劑則在施工與乾燥初期表現出效果,確保塗膜平整無缺陷。

二者需要協同搭配:
只有當顏料被充分、均勻地分散時,流平劑的表面調控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發揮,
最終實現塗料「穩定儲存 + 平整外觀」的雙重目標。

您可能對以下產品感興趣
公安备案号:34030002020529
皖ICP备14007495号
© 2008-2025 安徽艾約塔矽油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