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資訊

矽油憑藉其溫和的親膚性、優異的穩定性及膚感調節功能,已成為日化美妝行業的重要原料,廣泛應用於護膚品、美髮產品和彩妝產品的研發中。它的加入大大提升了產品性能與用戶體驗,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。 護膚品領域 矽油能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膜,保持長效保濕,避免水分蒸發。它的添加讓產品更清爽易吸收,且能中和油膩感,改善產品質地。防曬霜中加入矽油,能夠提升抗汗防水性能,減少皮膚刺激,適合敏感肌使用。 美髮產品領域 在美髮產品中,矽油的修護性使其成為美髮產品的核心成分。它能修復受損髮絲,減少摩擦,使頭髮恢復光澤與柔順。矽油還能為定型產品提供持久效果,防止濕氣導致的髮型鬆垮,保持長時間的造型效果。添加二甲基矽油的洗髮水和護髮素能在洗髮時為頭髮形成防護層,減少毛鱗片的損傷;在發膠、摩絲中,矽油幫助定型更持久,並增加髮絲光澤,避免乾澀僵硬。 彩妝產
矽油,作為一種具有矽氧鍵的高分子化合物,憑藉其耐熱性、化學穩定性等優異特性,在工業製造領域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尤其在機械潤滑、電子電氣和模具製造中展現了顯著的優勢。 機械潤滑領域 矽油的高低溫穩定性使其成為機械潤滑的理想選擇。與傳統礦物油潤滑脂相比,矽油在極端溫度下保持穩定黏度,適應-50°C至200°C以上的溫度範圍,廣泛應用於高溫窯爐、低溫製冷設備等場景。其化學穩定性和抗腐蝕性能有效延長機械部件的使用壽命,減少維護頻率。 電子電氣領域 在電子電氣領域,矽油的高絕緣性、低介電損耗特性使其成為理想的電子絕緣材料。廣泛應用於變壓器、電容器等設備的絕緣保護中,並可有效防止漏電和擊穿等故障。其耐水性和抗老化性能也能保護電子元件免受潮濕、霉菌和化學氣體腐蝕,提升設備的可靠性。 模具製造領域 作為脫模劑,矽油在模具製造
2025年11月,有機矽行業正經歷供需兩端的多維度結構性變化,行業進入了“內調產能、外拓市場”的關鍵轉型期。 1. 供給端:產能過剩與海外產能退出並存 從供給端來看,國內產能過剩與海外產能退出形成鮮明對比。據中國有機矽工業協會數據顯示,2025年初,國內有機矽單體運行產能達680萬噸,較2024年初的545萬噸增長了24.8%,產能過剩問題尤為突出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目前仍有40萬噸新增產能處於設備安裝階段,預計到2026年第一季度將陸續投產,這將進一步加劇國內市場的競爭壓力。 2. 海外市場:國際巨頭縮減產能,提供替代機遇 在海外市場方面,情況則截然不同。受能源價格高企、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,陶氏、瓦克等國際化工巨頭已相繼宣布縮減部分有機矽產能。例如,陶氏計劃關閉其位於歐洲的15萬噸單體產能,預計到2026年底前完成。這一海外產能的
在第七屆小鵬科技日上,人形機器人IRON的亮相不僅引爆了科技圈,也為有機矽行業帶來了全新的增長機遇。根據小鵬官方介紹,IRON全身覆蓋的全包覆柔性皮膚以有機矽為核心原材料。這種材料賦予機器人更接近人類皮膚的觸感與柔韌性,同時具備優異的耐高低溫、耐老化及生物相容性,完美適配人形機器人在不同場景下的使用需求。這一應用突破迅速吸引了資本市場對有機矽新興賽道的關注。 有機矽在高端製造領域的應用優勢 有機矽在高端製造領域的應用優勢早已顯現,但其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規模化應用尚屬首次。行業數據顯示: 傳統汽車單車有機矽用量約為3-5公斤; 新能源汽車由於電池、電控等部件需求提升,單車用量增至8-10公斤。 若人形機器人實現規模化量產,
面對持續低迷的產品價格,2025年11月,國內有機矽企業再度集結,計劃協商推進反內卷措施,引發行業廣泛關注。此次協商的核心目標明確: 推動有機矽核心產品DMC價格回升至12000元/噸以上的合理區間。 呼籲行業內企業實施自律性減產。 當前市場形勢:DMC價格接近成本線 根據行業數據顯示,當前DMC市場報價維持在11000-11500元/噸,已經觸及大多數中小企業的完全成本線,部分企業已經出現虧損運營狀態,行業減停產的意願持續增強。 歷史回顧:減產保價的前車之鑑 值得注意的是,這並非行業首次嘗試通過減產保價來緩解內卷壓力。回顧2025年5-6月,國內有機矽龍頭企業曾牽頭組織減產。當時,行業整體開工率一度降至60%左右,減產執行效果顯著,DMC價格一度從1080
2025年11月,有機矽資本市場迎來強勢爆發,板塊掀起多輪漲停熱潮,成為化工板塊當之無愧的“明星賽道”。 漲停盛宴,板塊整體上漲超5% 11月7日,有機矽概念股率先上演漲停盛宴,板塊整體漲幅突破5%。其中,東岳矽材和瑞泰新材憑藉20CM漲停強勢領跑,江蘇國泰、合盛矽業等頭部企業也順利斬獲10CM漲停,板塊內超過8成個股實現飄紅。 熱度升級,整體漲幅突破6% 僅時隔3日,11月10日,板塊熱度再度升級,整體漲幅擴大至6%以上。三孚股份、魯西化工接力漲停,前期龍頭東岳矽材再度大漲超12%,兩日累計漲幅接近40%。 行情爆發的多重利好因素 此次行情爆發並非偶然,多重利好因素形成共振。 行業基本面利好:供需改善預期持續升溫 前期行業流傳
在材料科技的賽道上,「魚與熊掌不可兼得」的困境早已深入人心——塑料雖能輕鬆成型卻經不住高溫炙烤,陶瓷雖耐得住極端環境卻難以便捷加工。直到聚矽氮烷的出現,才徹底打破這一行業魔咒,它既懷抱塑料般的施工靈活性,又暗藏陶瓷級的耐高溫天賦,藏著太多顛覆認知的硬核實力。 聚矽氮烷的「變形密碼」,藏在其獨特的分子架構中。常溫狀態下,它以低黏度液體形態存在,流動性堪比常見塗料,無需複雜工裝設備,就能適配噴塗、浸塗、刷塗等多種施工方式,上手門檻極低。更令人驚嘆的是它的適配能力,無論是鋼鐵、鋁合金等金屬基材,玻璃、陶瓷等無機材料,還是表面極性極低、向來「難粘接」的 PP、PC 塑料,其分子鏈中的活性基團都能與基材表面的羥基精準咬合,形成化學鍵級的牢固結合,劃格法測試附著力直達 0 級,徹底解決傳統材料「粘不牢、易脫落」的痛點。而當溫度升至 200℃以上,它便開啟「蛻變模式」,分子結構重組交織
在塗料應用領域,「場景適配難」一直是企業選型的核心痛點——金屬防護需兼顧抗腐蝕與附著力,塑膠改性要突破「黏不牢」與耐磨性瓶頸,玻璃塗層則對易清潔、耐高溫有明確要求,傳統原料往往只能滿足單一場景需求,導致企業需儲備多種塗料,既增加成本,又降低生產效率。而聚矽氮烷憑藉其獨特的分子結構與多維度性能優勢,成為打破場景壁壘、覆蓋金屬、塑膠、玻璃三大領域的全能型塗料原料,為企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。 在金屬與合金防護場景中,聚矽氮烷的性能表現尤為突出。無論是汽車行業的引擎零部件、底盤金屬件,還是航空航天領域的高強度合金構件,均面臨複雜環境下的鏽蝕與腐蝕威脅。聚矽氮烷分子中的活性基團能與金屬表面的羥基發生化學鍵合,形成致密且附著力極強的防護塗層。經測試,其塗層附著力可達 0 級(劃格法),中性鹽霧測試耐受時間超 1000 小時,有效隔絕水汽、鹽分等腐蝕介質,牢牢鎖住基材性能。更關鍵的是,
在塗料應用領域,固化效率低、基材附著力差一直是制約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的核心痛點,尤其對於需要常溫施工場景的企業而言,既要兼顧施工便捷性,又要保障塗層性能穩定性,傳統塗料樹脂往往難以滿足需求。而含矽氮結構的液體聚矽氮烷,憑藉其獨特的分子結構與優異性能,為行業提供了突破性解決方案。 這款液體聚矽氮烷的核心優勢源於其分子中的 Si-NH-Si 鍵結構 —— 無需高溫烘烤,僅在室溫環境下即可透過水解氧化反應完成固化,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塗料需依賴高溫設備、能耗高且施工場景受限的問題。更關鍵的是,其分子鏈可與基材表面的 -OH 基團形成牢固化學鍵,無論是金屬基材(如鋁合金、不鏽鋼)、無機非金屬基材(如玻璃、陶瓷),還是表面極性較低的 PP 塑膠等難黏基材,均能實現高強度附著,塗層剝離強度顯著優於常規樹脂,有效避免了塗層脫落、開裂等常見問題。 為進一步適配不同場景的性能需求
公安备案号:34030002020529
皖ICP备14007495号
© 2008-2025 安徽艾約塔矽油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